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,楠竹山镇锅厂村紧紧围绕“两不愁三保障”,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落实精准帮扶措施。如今,这个偏远山村交通方便了,产业发展起来了,村民收入增加了,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村民有了干劲和增收致富的信心。
如果村里的公路没有扩宽硬化,已脱贫户邵仕平不会这么快买车。
邵仕平家住在锅厂村3组,曾经步行至村便民服务中心需要花费2个多小时。以前,村里的公路是泥结石路,村民出行基本靠步行,唯一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。
“那几年要照顾老人和小孩儿,出行不方便,只能在家务农,收入不多,生活过得很苦。”邵仕平说,过去村里贫穷落后,村民们外出不便,主要靠务农。
要致富先修路,这句话用在锅厂村再合适不过。脱贫攻坚战打响后,村里的通村路升级成6.5米宽的炒油路,曾经的泥结石路全部硬化并扩宽,大院子小院落还修通了入户路,交通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截至目前,全村6户以上30人以上的院坝入户路全部硬化到户。先后修建公路约24公里,达到社级公路全覆盖。
邵仕平说,路修好了,他买了车,平时在南川或周边乡镇建筑工地做木工,每天下班后能回家,既能照顾老人,又能兼顾挣钱。同时,他还在家发展起养殖业,养了20来头生猪、100余只土鸡,靠着勤劳肯干,实现了脱贫致富。
在锅厂村,村民们因交通便利,扩宽了发展的路子,有了致富的希望。
村里的路修通了,产业也紧跟着发展起来,村民们就近就能务工,贫困户还摇身变成了产业“合伙人”。
锅厂村有着良好的生态优势,全村森林覆盖率高达83%。2015年,重庆山语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来到锅厂村,流转土地200亩种植车厘子,基地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,每年以配股方式给贫困户分红。
“该项目还可接收贫困户和周边农户的就业,带动周边群众开展特色水果种植和林下养殖等,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,有效帮助群众脱贫致富。”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翟慎重说。
在发展经果林的同时,2019年,村集体经济流转土地150亩,以“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发展黄柏。“前两年由村集体负责种植、管护,两年以后由流转土地的村民分户管理,所得产出由村委和村民按照比例分红。”翟慎重说,量产后的黄柏每棵可收10公斤树皮,按照每亩山林300棵树计算,5~8年后可产皮3000公斤,按照2019年市场行情5元/公斤算,亩收益为15000元,每年成本在1500~2000元左右,5~8年后纯利润能达到13000元左右。
锅厂村1组已脱贫户李大志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,住上了新房子,享受产业分红,还开始卖起了早点。
前几年,李大志和母亲住在老旧的土木房里,住房环境差,房子离主公路远,出行不便。
如今李大志家享受D级危房改造政策,搬进了砖混结构的新家,住房宽敞明亮,靠近公路边,李大志也不甘落后,把在餐馆学来的技术用起来,做起了生意。每逢赶场天,他凌晨3点就起床揉面,6点左右便将新鲜出笼的包子拉到集镇上。为了提高销量,他精心准备豆沙馅、芝麻馅、红豆馅等各种馅料的包子,受到村民们的青睐。
李大志是村里已脱贫户当中增收致富的典型,像李大志一样享受扶贫政策,有了干劲的村民还有很多。
路修好了,产业发展起来了,贫困户的生活改变了,锅厂村村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。
·END·
■ ■ ■ ■
记者:梁向红 甘昊旻
编辑:汪叙含 韦雪
责编:任北川